第171章 领先时代的火器!轮胎!弹簧!_大明鲁荒王:家父明太祖
笔趣阁 > 大明鲁荒王:家父明太祖 > 第171章 领先时代的火器!轮胎!弹簧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71章 领先时代的火器!轮胎!弹簧!

  第171章领先时代的火器!轮胎!弹簧!

  兖州。

  城郊。

  火器工坊。

  陶万户看着眼前的火枪。

  乌黑的色泽,又长又直的枪身,木制的枪托经过雕琢打磨,线条流畅无比。

  远远不是如今的火铳可比!

  现在的火铳,说起来,其实还是个小型火炮。

  一个圆管,尾端会有一个放点火引线的孔。

  打仗的时候,先装入黑火药,再放入弹丸,后面小孔插入引线,使用时候点燃引线,等到火药引燃,将前端弹丸发射出去。

  不但沉重,而且粗糙。

  幸好制造工艺并不复杂,所以各地都可以制造。

  当然,威力也十分有限。

  射程近,威力小,准头差。

  做个攻击补充还可以,真打仗,还是主要靠冷兵器和各种火雷、火箭、火炮。

  火铳实在是登不上台面。

  但眼前的火枪,明显不是火铳可比了!

  按照朱檀给的启示。

  万户研发出来的火枪,跟火铳根本不是一个东西!

  因为对钢材的奢侈使用,火枪的枪管强度相对较高,重量也轻了许多。

  同时,火枪的弹药从火药与弹丸分开装,变成了定装弹药。

  前端是弹丸,后端是加强版的颗粒火药,相较于传统的黑火药,其燃烧速度更快,产生的推力更大,进一步增强了火枪的射击性能。

  并且,万户按照朱檀的要求,还增加了扳机和燧石击发的装置!

  其间要解决的工艺很多,很复杂,譬如如何在保证枪管内弹药顺利发射的同时,又能确保枪管不会因为高压力而爆裂。

  万户会同朱檀新建的钢厂花费了无数个日夜,对钢材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,最终找到了一种特殊的合金配方,这种合金既保持了钢材的硬度,又增加了足够的韧性,能够承受定装弹药发射时产生的高压力。

  此外,为了使火枪的射击更加准确,万户还引入了瞄准装置的概念。在火枪的顶部,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个简易的瞄准器,虽然结构不复杂,但极大提高了射击的精度,使得火枪的实用性大大增强。

  同时,扳机和燧石击发装置的设计也是一项挑战。

  传统的火绳枪需要通过外部火源点燃,操作繁琐且不够迅速。

  万户采纳了朱檀的建议,设计了一套机械结构,通过扳动扳机,驱动燧石击打火石,产生火花点燃火药。这一机制的引入,使得火枪的射击更加迅速和便捷。

  在弹药方面,万户也进行了创新。

  此时,明军的火铳都是圆形的铅弹、钢珠、石子等等。

  而在朱檀的建议下,万户设计出了符合空气动力学的锥形弹丸,这种设计让弹丸在飞行中更稳定,射程更远,威力也更大。

  万户一开始还在发愁该用什么东西来填装定装弹药,发愁了许久,最终在朱檀的指点下,设计出了纸壳子弹!

  它将弹丸、火药以及点火药封装在一起,用纸壳作为包裹。这种设计极大地简化了装填过程,射手只需将纸壳子弹整体装入枪膛,再使用击发机制点燃,便可完成发射准备,大幅度提高了射击的速度和便捷性。

  纸壳子弹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其对保持火药干燥的能力,纸壳可以有效防潮,确保火药在恶劣环境下也能保持稳定性。此外,纸壳在发射时会被高温迅速燃烧掉,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,这样不仅避免了清理枪膛的麻烦,也减少了枪械故障的风险。

  万户在设计纸壳子弹时,还特别考虑了其生产效率。与传统弹药相比,纸壳子弹更容易大规模生产和运输,这对于提高军队的后勤支持能力有着重要意义。通过标准化生产,可以确保每一发弹药的质量和性能都维持在高水平,为战场上的士兵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支持。

  总之。

  如今真正形成战斗力的火枪,已经算是划时代的武器了。

  直接跳过了三眼铳、鸟铳,直接来到了滑膛枪时代!

  当然。

  朱檀还是留了一手。

  万户如今即将量产的是滑膛枪,但朱檀还让万户预研了线膛枪!

  同时,还引入了准星和瞄准镜设计。

  之所以没有给现在滑膛枪安装准星,实在是因为滑膛枪的准头相对较差。

  较差的原因是弹丸小于枪管,所以弹丸飞行出去其方向会有一定随机性,打仗的时候,保持火力密度才是王道。

  只有当枪管里面有了旋转的膛线,射击时候子弹会因为膛线高速旋转,这样飞行稳定性就会更好,精度大增,射程更远。

  而这些工艺,其实也差不多了。

  如果朱檀愿意的话,一两年内,就可以见到量产的线膛枪。

  不过。

  就算真的有了线膛枪,朱檀也会暂时先隐藏起来。

  毕竟,这款火枪一旦问世,以朱元璋和其他将领的眼光,一定会发现它恐怖的价值!

  到时候,自己肯定不能敝帚自珍,一定是会被工部白嫖的。

  大明届时将到处都是滑膛枪。

  更有可能的是,还会有更加心灵手巧的工匠研究出线膛枪来!

  而让朱檀心存戒心的是,今年已经到了洪武十九年。

  好大哥朱标的生命,大概也就只有六年了。

  而之后,如果朱允炆做了皇太孙,甚至进而当了皇帝。

  朱檀必须要有强于朝廷的武器,最好是带着马克沁和坦克,干脆几天功夫冲到应天去奉天靖难!

  总之不能让那个坑叔的朱允炆做皇帝。

  否则,自己这个鲁王管着三府之地的兵权、行政权乃至于立法权,对朱允炆的威胁只怕比朱老四还大。

  而且,按照朱允炆一登基就被方孝孺忽悠的搞上古井田制的玩法,估计也跟自己改弦更张的政治理念不合。

  到时候,不但政治理念上是死敌,自己对他的威胁又最大,说不好朱允炆刚登基就会派大军来围攻自己。

  如果自己不留一手。

  到时候就是五十万带着火炮、步枪、机枪、坦克的大军围攻兖州。

  一想到那个场面,朱檀都头皮发麻。

  必须留一手!

  最厉害的武器,只能自己有,自己用!

  陶万户擦了擦乌黑的枪身,心中忍不住感慨。

  真是一件艺术品!

  自己这辈子,做了很多种火器,诸如火箭,火炮,火雷,甚至还有火枪

  当然这种火枪只是一种玩具似的东西。

  在枪头处装入弹药,等到敌人靠近的时候点燃发射,发射之后就当做普通长枪使用了,近战时候稍微有些威力。

  像如今这样的火枪,万户连梦里都没有梦到过。

  关键是这新式火枪真的很厉害!

  射程比弓箭远,发射速度比弓箭快,同时威力也比弓箭大!

  最关键的是使用门槛还比弓箭低。

  同样一个弓箭手要培养很久,而一个火枪兵几乎只是几天的功夫就能练出来。

  弓箭手的射程还取决于他的体力,但火枪兵在理论上,一场战斗下来,是完全不存在体力耗尽这种情况的。

  万户看着手中的火枪,心中激动无比。

  这就是跨时代的产物啊!

  万户看着眼前的徒弟徐彬问道:“这枪试射了有五百次吗?”

  徐彬点头道:“是,师傅!足足打了500多次,枪声还是没什么问题!这一次的钢材总算是好用了!”

  万户点点头。

  “这一批次炼了一百支,再随机取十支枪试一试!

  如果还没有问题,就马上大批量生产!

  鲁王殿下都出发去北平了,咱们得快些才行!”

  徐彬闻言,苦笑道:“那我们还要继续打枪啊.”

  万户负手道:“自然!”

  徐彬犹豫道:“这之前可是有五个师兄弟都因为枪炸膛受了伤.伤的最重的连眼睛都瞎了一只.”

  万户皱眉道:“造火器,本来就是天底下最危险的事情!不然没事干什么收你们100多个师兄弟?别废话了,快去!没看你那5个受伤的师兄弟都发了大财?鲁王殿下有的是钱,伤了怕什么!”

  徐彬满脸苦笑。

  那能一样吗?

  若是枪炸膛了,伤残以后,虽然可以得到一大笔银子,但以后也就没办法在这火器工坊干活了!

  火器工坊的待遇才是真的高,他自然愿意顿顿饱,才不愿一顿饱!

  很快。

  火器工坊里传来了“砰砰砰”的射击声。

  终于。

  次日清晨。

  所有弟子都红着眼睛找到万户。

  “师父!这枪,都试过了!十支全都没有问题!”

  万户闻言,喜道:“好!马上让工坊昼夜不停,全力造枪!争取十日内造好送到北平去!”

  此时。

  朱檀刚刚离开兖州第二天!

  鲁王卫分出了五十名精骑护送朱檀前往北平。

  其他四千九百多人全部去了海上,

  让朱檀惋惜的是,此时还没有造出郑和宝船,山东地界的海运漕船倒是不少。

  一艘的排水量大概在1500吨,载重足足有1000吨,此时一石重量为150斤,50万石便是7500万斤。

  朱檀足足组织了40艘大船,才连人带粮带其他物资一起运上了船。

  朱檀原本想去火器工坊催促一下万户,新式火枪到底研制到了什么地步。

  毕竟投入的银子已经高达四五十万两,时间也整整过去一年了。

  但最后想了想,还是放弃了。

  自己给万户的要求可能确实有点高。

  完全是按照近代步枪的标准要求的,就算是慢一些也是正常的。

  但是一旦造出来,并且武装了大明边军。

  那估计以后草原人民就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了。

  接下来国家的压力小一些,就可以全力发展经济了。

  北平。

  朱檀坐着马车,终于赶到了城外。

  此时。

  城外着三名将领和一个和尚,还有一个官员。

  分别是燕王朱棣的三名得力战将,张玉,朱能和丘福。

  和尚自然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黑衣宰相僧道衍。

  官员则是后来朱棣的兵部尚书,如今的王府长史金忠。

  朱棣毕竟是朱檀的兄长,在城门外迎接他于礼不合。

  所以便将王府内的所有重要官员全都派了出来,也算是规格很高了。

  “咯吱,咯吱”

  张玉皱眉听着眼前的马车声音。

  忍不住道:“这声音似乎跟寻常马车的声音不一样啊”

  众人闻言,也是点了点头。

  跟平日里听到的马车“吱呀吱呀”微微有些刺耳的声音不同。

  鲁王殿下的马车声音,是一种更为平稳、低沉的咯吱声,这种声音听起来更加柔和,不似往日里那种刺耳的轮轴与地面摩擦声。

  仔细观察之下,他们发现马车的整体结构看起来更加精致和稳固,马车的四个角落安装了显眼金属装置,之前从未见过!

 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,马车的轮子。不同于一般的木质或铁质轮圈,这些轮子被一种黑色的、柔软的材料包裹。

  众人面面相觑。

  “这鲁王殿下的马车,还真是非同寻常。”

  很快。

  朱檀从马车上走了下来。

  看着众人好奇的眼神,满脸得意。

  这马车,可是他花费重金打造的!

  首先是底盘和弹簧减震系统,他凭借着前世的些许记忆,和跟工匠们的无数次尝试,才最终成功。

  马车如今已经可以轻松过滤很多杂乱的石子路面了。

  老朱虽然对大明的驿道建设十分上心,但古代的工程建设也就那样。

  如果还是坐以前的马车,依然会被颠的七荤八素。

  其次,就是另一个划时代的东西了!

  轮胎!

  现在还没有去过美洲,指望橡胶树是没戏了。

  但大明还是可以搞到橡胶的。

  那就是生长在西域地区的橡胶草!

  虽然不好搞到手,但幸好如今的鲁商盐行商贸发达,最终还是买到了不少。

  不过朱檀对这东西也不是太了解,只能跟工匠们一起探索该怎么做出轮胎来。

  最终,算是找到了差不多靠谱的方法。

  无非是将橡胶草清洗切段,随后提取汁液、凝固,加工成橡胶块,最后打制模具,放入模具中,等橡胶块凝固好了,便做成了轮胎。

  虽然这种轮胎易磨损,并且,舒适度跟后世的比起来,也没有任何可比性。

  但至少在这个时代,朱檀的马车,已经算是大明马车的天花板了。

  众人望见朱檀下车,纷纷跪倒道:“下官(末将、贫僧)拜见鲁王殿下!”

  推荐大佬的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g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g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